- 網站首頁
- 學術前沿
- 創新項目
城與家國 紅色漂流 引地鐵收藏熱潮
發布時間:2020/12/31文章來源:大連地鐵發稿人:閱讀:1509
昨日早上7點半,地鐵2號線海之韻車站里比平時多了不少乘客,盡管是周末休息日,但很多市民得知“城與家國·紅色漂流”活動的消息,便早早守候在車站里,其中既有年逾八旬的白發老人,也有剛剛上小學的孩子,大家只有一個共同的心愿,就是第一時間參與本次活動。
在車廂里,散發著墨香的“城與家國”主題特刊緊緊地抓住了人們的目光,列車剛駛出不到半個小時,車上乘客已經將特刊珍藏起來,“城與家國·紅色漂流”的全新活動方式既有新奇之處,又讓人倍感親切。
現場:八旬老人清晨趕到活動現場
昨日8時30分許,在海之韻站,幾位老人早上7點多就來了,一直詢問漂流活動的情況。在現場,有一位八旬老人張大爺,老人家住和平廣場附近,特地早早趕到車站。“我6點多就出門了,平時很少走這么遠,聽說有這個活動,我必須來參加。”老人是江蘇人,來連生活已有五六十年,幾乎見證了大連從小漁村發展到國際化都市的全過程。
翻開“城與家國”主題特刊,張大爺心中頗為感慨,“大連這么多年一直在發展,我們的國家也日益昌盛,希望祖國的未來越來越好。”張大爺說,舉辦這樣的漂流活動非常有意義,能讓更多市民了解新中國成立的風雨歷程,了解大連這座城市的振興故事。
熱情:280份特刊半小時一掃而空
9時15分,“城與家國·紅色漂流”活動隨著地鐵主題列車正式啟動,登上列車的乘客們都興致勃勃地翻開座椅上的報紙仔細瀏覽。乘客馬敬香上車之后立即開始搜集一整套特刊。“我是從新浪微博上看到咱們這次活動的。”馬敬香說,作為大連人,看到特刊報道的這些大連故事、大連成就讓她覺得特別驕傲,同時也讓特刊更具收藏價值。
車子剛駛入東海站就迎來了一大波乘客。李寧一家四口也是特地過來參加本次漂流活動的。“我們想讓孩子們從小就參加這樣的活動。”李寧的女兒還不到1周歲,兒子也剛剛4歲半,雖然還不能讀懂文章,但是當展開特刊手繪長卷后,小家伙立即被吸引了過來。“機車廠、造船廠、五二三廠、大連足球、大連服裝、大連海鮮……咱們大連真是太好了。”75歲的趙蓮松如數家珍般指著“城與家國”主題特刊彩繪長卷上的畫面,向記者講述著她記憶中的大連故事,“愛祖國、愛大連。”趙蓮松說,看到這些文章和畫面,不但勾起了多年記憶,更有一股愛國之情油然而生。
紅色漂流的熱度持續上升,列車行至中山廣場站時,車上已經座無虛席,大家都專心致志地閱讀著特刊內容,部分乘客在車廂里四處尋找“城與家國”特刊,希望集齊全套收藏紀念。當地鐵主題列車行至青泥洼橋站時,280份“城與家國”主題特刊已經全部被乘客收藏,此時,距離列車始發僅僅過了不到半個小時時間。
傳遞:特刊回溯發展 漂流傳承精神
半島晨報的藍色報頭、“城與家國”特刊醒目的紅色,人們專注閱讀時的表情,構成了一組動人的場景,整個主題列車車廂沉浸在濃濃的愛國氛圍之中,家國精神彌漫到整列車廂,傳遞到四面八方。
6歲半的于浚灝一臉莊重,舉著報紙大聲地給爺爺奶奶讀著報紙上的內容。“他對這些歷史特別感興趣。”于浚灝的爺爺說,參加這次漂流活動讓小孫子興奮不已,一面端詳著彩繪長卷,一面又拉著爺爺奶奶看文章。“這次漂流活動很有意義,加深了他們這代人對國家和城市的感情。”于浚灝的爺爺說,這份家國情感和紅色信念由祖輩、父輩傳承給兒孫,一代代傳承下去永不褪色,我們的國家和民族未來將更加輝煌。
在現場,有許多市民都是帶著孩子來參加漂流活動的,希望孩子能從小就接觸到這些活動,培養孩子們熱愛祖國、拼搏奮斗的民族精神。“他們對這座城市的歷史并不了解,對新中國的歷史也只是從電視或書本中得來。半島晨報推出的主題特刊將城市、國家和個人緊緊地聯系在一起,讓他們了解過去,更好地繼承前輩們的精神。同時,對我們這代人來說也是一種激勵。”一位乘客說,展開特刊長卷讓人有種熱血沸騰的感覺,為我們的城市感到驕傲,為我們的國家感到自豪。
本網轉載作品均注明出處,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并非出于本網故意,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會加以更正。